2
分享
收藏
课程介绍

自我塑造与坚守文明——《鲁滨孙漂流记》名著导读之三

 

同学们好!欢迎再次来到博雅云课堂!今天我们一起继续探讨《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飘流记》原作全名是:约克水手鲁滨孙·克鲁梭的奇异的冒险故事,讲述他如何在海难中幸存下来,孤身一人漂流到美洲海岸,在靠近奥鲁诺克河口一个无人居住的荒岛上生活了28年,最后如何不可思议地被海盗所拯救。由他本人书写。

相信同学们没有见过这么长的书名。

这部著作其实真正叙述鲁滨孙“漂流”的部分并不是很多。

我猜想,笛福之所以要使用这么长的书名,还是为了突出鲁滨孙28年的荒岛生活。

我们之前提过,1719年《鲁滨孙漂流记》出版之前,其实已经有不少人出版过关于域外旅行、航行冒险的著作,但是《鲁滨孙漂流记》的风头一下子盖过其它作品,并成为传世之作,这一定有它的理由,那就是《鲁滨孙漂流记》除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和冒险之心之外,还有更能击中人们内心的东西,我认为这就是鲁滨孙流落荒岛后的塑造自我、塑造秩序和坚守文明。

 

28年的荒岛生活,笛福没有简单地写成主人公如何茹毛饮血,如何跟艰苦的环境作斗争。而是把笔墨更多地放在鲁滨孙对自我和秩序的塑造与对文明的坚守上。

我们在介绍作者的时候,就已经说过,笛福其实是一个被社会抛弃的人。

生活中的笛福,据现有的资料记载,是一个有着诸多缺陷的人,包括在做人问题上,口碑也不太好。

但是,毫无疑问,笛福是一个一直在努力的人,包括努力让自己富有,努力使社会更加合理公正。

他批判压迫异教徒,提倡筑公路、办银行、立破产法、办水火保险、征收所得税等等,

都足以证明他对一个好的社会有自己的构想。

然而笛福所得到的却是还不完的债务和多次的坐牢,他失败了。

他的失败,他的被抛弃,不可能不在他的内心产生波澜,

笛福一定会有深深的孤独感,正如鲁滨孙在巴西经营种植园时所说:“我就像被丢弃在一个荒无人烟的荒岛上,形单影只,孑然一身。”

所以,我把鲁滨孙流落孤岛时的所作所为,看作是笛福对现实处境的一个回答。

他在试图塑造一个理想的形象和理想的秩序。

刚刚流落荒岛时,他形容自己的处境是,“与世隔绝,仿佛是一个隐士,一个流浪者。”

他“像小孩似的大哭”,把荒岛叫做“绝望岛”,他“胡乱狂奔”,狂躁不安。

埋怨“苍天为什么要这样作践自己所创造的生灵,害得他如此不幸,如此孤立无援,又如此沮丧寂寞呢!”

但是,后来他转念一想,自己的那些同伴“都已经葬身大海”,这不是上帝对自己的眷顾与恩赐吗?

这就是鲁滨孙面对灾难的态度,一个被抛弃的人,埋怨变成了感恩,由消极绝望变成了豁达安静。

一次,他一个偶然的动作,从他的布袋里掉下几颗谷子(改成:种子),不久之后,竟然长出了跟英国一模一样的大麦。

这使鲁滨孙惊愕动情,“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他感到“这是上帝为了能让我在这荒无人烟的孤岛上活下去才这么做的。”

这个以前不信教的人,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就此确立了自己的宗教。

读到《旧约·约书亚记》上的一句话:“我绝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使他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

他说:“只要上帝不丢弃我,那么,即使世人丢弃我,那又有什么害处,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不断地反思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认为自己过去确实罪孽深重,所以这次被“丢弃”孤岛,是对自己的一次拯救。

鲁滨孙一下子认识到了“拯救”的含义:“真正的幸福不是被上帝从患难中拯救出来,而是从罪恶中拯救出来。”

就这样,鲁滨孙变得心平气和,“看清自己过去的生活”,重新塑造自己的灵魂,连到海对面陆地上去的妄想也没有了。

 

他的生活变得有规律:定时每天三次祈祷上帝和阅读《圣经》。

每天带枪外出觅食三小时,打死或捕获的猎物及时处理,以便收藏作为粮食。

他制作面包,制造陶器,酿酒,造船。

最难能可贵的是坚持写日记。他在日记中反省过去,思考人生,思考世界的本原。

他说:“这大地和大海,尽管我天天看到,可到底是什么呢?它们又来自何方?我和其他一切生灵,野生的和驯养的,人类和野兽,究竟是些什么?又都来自何方?”

他始终不肯赤身裸体,哪怕是胡乱缝合,也要做几件衣裤。

 

一个流落荒岛,时刻有性命之忧的人,一个不跟任何人构成社会关系,怎么做都不存在道德问题的人,却在思考哲学的基本问题,却在坚守自己的宗教信仰,却还保有文明世界的一份羞怯。

这告诉我们,鲁滨孙在重新塑造自我。

作者笛福把人类放在一个极端的环境中,试图寻找人类形象的一个底线,也是对人类自身形象的一个期待。

 

鲁滨孙的一系列的表现,我认为还能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文明一经产生,便不可逆转。

我这里所说的文明不可逆转,

不是指人类发明的各种技术不可逆转,而是指人类对自身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一经突破先前的认识,就不可能回到原来的起点,不可能回到原初的认识。

鲁滨孙从文明世界来到蛮荒之地,技术的倒退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他身上人性的光辉始终在闪烁。

除了必不可少的食用之外,对动植物,他都能够善待。

最为了不起的是他对野人——也就是鲁滨孙所说的食人番——的思考与选择。

鲁滨孙最初 发现野人吃人的痕迹时,他反胃呕吐,内心充满了恐惧与愤怒。

他“捉摸”着如何在有机会时杀死食人者,拯救受难者。

这时,离他流落荒岛已经十八年,十八年的蛮荒生活,并没有消磨文明在他身上打下的深深烙印。

他常常外出巡逻,期待“一口气杀掉二三十个赤身裸体的野人。”

但是,当他冷静考虑自己的行动计划时,他“经常同自己进行辩论”,认为“这些人并不知道他们互相吞食是犯罪行为”,他想“我有什么权力和责任擅自将他们判罪处死?”“我又有什么权力参与他们的自相残杀呢?”

他认为如果自己随便杀了野人,就等于承认了西班牙人在美洲屠杀土著民族的正当性。

于是鲁滨孙中止了杀死野人的计划。

这里,鲁滨孙已经不是用简单的道德判断,而是用历史的眼光来评价事物,用高度文明的标准制约自己。

十八年的荒野求生,他身上的文明基因不但没有消失,而且久而弥坚。

鲁滨孙已经懂得自尊,懂得尊重他者,尊重历史,懂得简单的杀戮不能解决问题,

让他再去用简单的道德判断处理事情,甚至让他放弃人的尊严,像动物一样生存,这已经不可能了。

这种文明的不可逆转,是人性不甘于堕落的自我约束,也是人类伟大的象征。

正是鲁滨孙身上文明基因的强大,使得他在有可能的时候就想建立自己的“理想国”。

在拯救星期五等人之后,鲁滨孙“不禁觉得自己犹如一个国王”,

但是,他说了一段话,还真是令人动容。

他说:“我虽然只有三个臣民,但他们却分属三个不同的宗教:星期五是新教徒;他的父亲是异教徒,而且还是个吃人的生番;而那个西班牙人却是个天主教徒。可是,在我的领土上,我允许宗教自由。”

鲁滨孙的这些做法,连同他之前对待岛上动植物的态度,对自身的反思,与星期五等人兄弟般的友善关系等等。

我认为都可以看作是鲁滨孙重建文明秩序的尝试。

到这里,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想起作者笛福的人生遭际,鲁滨孙的“理想国”何尝不是笛福的“理想国”?

以上就是我认为《鲁滨孙漂流记》最能击中人心的地方,也是这部作品最有价值的地方。

好了。下面请你把自己想象成鲁滨孙,同时想象你在荒岛上可能会遇到哪些艰难的选择,你会怎么去做?为什么?